膜法水处理的给水千差万别,正确理解不同水源的水质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河川水
由于降雨而落在地表的水,通过地表或者经由地下汇入河流。流经地表的水通常含有较多的悬浊物质;而流经地下的水则含有较多的溶解性无机盐。特别是大雨过后,大量的水流入河流时,河水中的悬浊物质会变得非常多。到了雨少的季节就会变得相对清澄。河水中的悬浊物质变化幅度非常之大。河水的温度随季节变化也十分的明显。由于水生生物的存在,因此河流中的有机物含量也很多。这些污染物都会对反渗透和纳滤系统造成污染。当河流被市政污水和/或工业废水污染时,其含有的污染物成分就更为复杂。这时需要对水质进行足够的调查,更要对于处理系统的设计做必要的考虑。
湖泊水和水库水
水在湖泊或者水库中发生长时间的滞留后悬浊物质因为沉降其含量会变少,但一方面又容易受微生物的影响。湖泊水和水库水容易发生富营养化,致使藻类过度繁殖,有时可能会造成反渗透于处理系统的堵塞。更会因为消耗水中的溶解二氧化碳,造成湖水的pH值升高。
湖泊内部形成水的分层时,水的地层由于处于缺氧的状态会形成嫌气性氛围,还有硫化氢的生成、包括引起铁、镒的再溶解等等。由此,在引用湖泊或者水库水作为原水的时候,必须深入调查水质状况并对预处理方式慎重选择。
地下水
地下水在地层内的流速极为缓慢,由于自然的滤过作用,在水中几乎不含有悬浊物质,但受流经地层的影响十分明显。比如,流经石灰盐带的水中钙的浓度就非常高,通过火山地带的地下水中,硅的浓度也会变高。通常地下水由于含氧量不足,略显还原性,地层的影响可能还会导致硫化氢、锁和锯等成分的变化。
地下水的悬浊物质较少,全年的水温也比较稳定,作为反渗透系统的原水时,须考虑在前处理中除去的硬度和硅等物质。
市政给水
自来水厂经过处理产出的用于饮用的自来水,会因为自来水厂的水源不同、采取的处理工艺不同,水质状况也会有所不同。有时由于自来水厂在原水中添加部分絮凝或助凝药剂,导致反渗透系统发生污染。此外,市政管网的材质也可能对原水造成二次污染。因此不能因为反渗透或纳滤的给水是市政自来水,就放松对预处理的要求。海水
标准海水中NaCI的含量在3.5%左右,还含有镁、钙、钾、硫酸、碳酸、澳、硼和氟等盐分。不同区域的海水含盐量由于入海口、降水、潮汐和水温影响有所不同。表3.6列出了不同海域海水的典型含盐量数据。中国是海洋大国,海域面积约为473万平方千米,分布着5400多个岛屿,海岸线总长约3.2万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千米。这些数据表明,在中国不同海域的海水水质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国大陆已经建成投运的大型海水淡化工厂给水的含盐量主要集中在25000-35000mg/L范围内,低于外海的平均含盐量,这主要是由于很多取水点离河流入海口较近,河水将近海的海水稀释了。从一些角度来说,这是有利的,比如我们可以用更低的能耗获取淡水、海水淡化系统的回收率也可以适当提高,这些都可以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但是河流在稀释海水的同时会带入大量的泥沙,这对海水淡化的预处理系统的要求就更加严格。
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
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等伴随生产、生活产生的排水越来越多的成为膜法水处理的给水, 这是受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大趋势影响的。在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预处理中去除污染物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某些工业废水中甚至含有导致膜材料降解的化学成分。膜法水处理,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并不是所有的水源水质都可以直接采用膜法进行处理。当进水水源是市政污水和/或工业废水时,应该对水质成分有详细的分析,并进行恰当的预处理。即使这样也不是所有的工业废水可以采用反渗透或纳滤来脱盐。
在现代社会,由于忙于工作,人们渐渐地忽视了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健康问题。健康,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一切归零。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水是至关重要的。人体中70%以上都是水,健康的水才有健康的身体。